赵佗只能向李信抱歉一声,恭敬的走到王翦面前,行礼问候。
“呵呵,大庶长可不用多费口舌,这位少年,吾等是早已熟知了。”
说话的是一个白须老者,他身子不高,也就七尺左右。面容和蔼,脸上有着许多皱纹,不过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充斥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哟,尉公说的是,瞧我这记性,这小子你们可比我认识的早。”
王翦一拍脑袋,也想起了荆轲刺秦的事情。他知道赵佗的底细,清楚赵佗曾在大殿之上慷慨陈词,早已被诸位公卿见过了。
尉公?
这人是邦尉尉缭?
赵佗心中一动,尉缭可是秦国的重量级人物,不仅掌握着秦国最高军事机构,更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兵法大家,当今秦国的许多军事制度都是由其改革创造,可谓是秦王政十分倚重的军国大臣。
“这位赵公乘吾等虽然认识,但他可不一定认识吾等,还是让我来介绍介绍吧。”
说话的是长史李斯,他与赵佗已见过几面,当初赵佗告奸也是找的他,两人之间有种特殊的关系,所以主动当起了中间人。
“有劳李公了。”
赵佗连忙谢过。
“这位是左丞相隗公。”
“这位是邦尉府的尉公。”
“这位是上卿姚公。”
“这位是……”
随着李斯的介绍,赵佗也逐渐认识了秦王政所信任的几位军国大臣,他神态谦恭,一个一个的恭敬问候。
这可是结交秦国公卿重臣的大好机会,这些人不是丞相就是邦尉,每一个人爵位都在卿以上。
赵佗一个小小公乘,若非此番立了大功,根本没有和这些人说话的机会,如今不抓紧机会刷好感,还等什么呢。
面对赵佗的谦恭,众人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