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没有长久的竞争力,其结果是被别人结果!”
“回答完毕。”
江寒答完了,现场没有人吭声。
江寒是在公开场合揭开了河洛省的伤疤,大家想起来都很心痛。
不得不承认,江寒点出了问题的实质,不是国家不支持,而是我们自己不争气!
你有拒绝顶尖高校的前科,我再支持你,你也搞不好啊!
~~~~~~
党建理论教研室教授康立生提第三个问题。
昨天,副校长贺鸣就给他交待,要利用提问题的机会,给党校的老师争个面子。
紧接着,正在外边培训的汪俊也专门给他打电话,一定要把党校老师失去的声誉找回来。
其实不用他们二人交待,康立生也会想一想如何提问,如何让江寒回答不出来。
他研究了一下江寒,发现这小子真是个人才!特别是在中青班到18个市,共为25个县(区)把脉问诊,这25次都是江寒代表中青班给所调研的地方点评。
这小子简直是个全才,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城建,产业等等,几乎没他不懂的!
太特么妖了!
对于这样的人能提出什么要求?
突然,康立生想到了!
康立生曾经在党校的办公室里干过,当时他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写材料,各种领导讲话,让他烦不胜烦!
实践证明,不管是在学校的行政部门还是在省直,都有一个普遍性规律:能讲的不能写,能写的不能讲。
那种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人,往往是思维活跃、天马行空,讲起来让大家津津有味,容易忽视他的逻辑。而这种人的逻辑硬伤决定了写不成材料。
因为写材料,不一定要求多华丽,但必须要讲逻辑。
而那些材料高手,一段话一段话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