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善意的笑。
大家听领导讲话不少,在电视上也看到过,越是大领导讲话就越来严肃,这个周书记讲话没有拿腔捏调,村民们感到很亲切。
“但是,刚才,我看了你们的蚕丝,看了缫丝的过程。我相信了,我相信我们老祖先留下的老手艺,一定不会被埋没,一定有他独特的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它独特的市场!”
“刚才,用一百块钱买两条丝巾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就是她,马上给三河县、给你们村送两块牌子,是什么牌子呢?”
周长河笑吟吟地看了一下史诗,又转向群众:“一块是:世界蚕业发源地。意思是,咱们村养蚕缫丝,是全世界最早的!”
“一块是:丝绸之路起点,汉朝的时候,我们中国往外卖丝绸,咱们这里是供货地点。”
“这两块牌子只要给咱们,今后,咱们的蚕丝那可就贵了!抢手得很!光老外要咱的丝绸,咱们供货都来不及!”
“你们说,你们还用跑到全国各地去卖棉?”
周长河说这个话,是临时起意,也可以说是灵机一动。
周长河看得出来,史诗是个有教养的文化人,对于乡村,对于农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齐二妞的缫丝让她眼里发光,大强子的事让她眼眶含泪。
见识越多,层次越高,对于广大的低收入的农民就越是关注和同情。
史诗当场买下用一百元买下两条丝巾,就是在用她的实际行动给农民一些帮助。
所以,周长河就当着群众的面,承诺他们今后会过上好日子。而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前提是,要拿到两块国际级的金光闪闪的牌子。
利用群众的力量,利用史诗对于农民的同情,达到成功申请世界蚕业发源地、丝绸之路起点的目标!
这时,江寒和史诗耳语了几句。
周长河讲完了话,把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