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题就私下问江寒,问得多了也就脸皮厚了,直接在课堂上问。
江寒在课堂上睡觉,绝对没人管,因为他都会。
有江寒做不出来的题,肯定是老师把题出错了。
那时,考中专在农村最为吃香,短平快,一毕业就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
在农村和贫困地区,中专、中师的竞争异常激烈。
以江寒的水平,考上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最后,江寒却被乡长的亲戚给顶了。
后来,县高中接收了江寒。
江寒上高中时,是全校最穷的一个,拿着乡亲们资助的钱也不敢乱花。
乡亲们经常轮流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给他驮粮食到学校,用粮食换饭票和菜票。
江寒在县城,经常下馆子。但他是进馆子帮忙,洗菜刷碗干杂活,为的就是能吃一点残羹冷炙,就算是如此也比高中的伙食强太多。
高中三年,江寒都是在打工,有一年在城郊的一个砖瓦厂搬砖,手都磨得不成样子,回到课堂,笔都拿不成。
后来,县城里开了两家台球馆,还赌球,赢一盘得一到五块钱不等。
江寒看了看,也不难嘛,上去就打,哪知道最后赢遍了整个县城。
后来,两个老板警告他,不要再来了,再来的话,把他的手给剁了。
江寒的班主任摆平了这件事,让江寒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江寒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英语的基础很差,在最后半年总算是赶上来了。
那个时候各个知名高校对于贫困县还没有贫困专项计划,江寒考了全县理科第一名。
那时的江寒一心要挣大钱,所以就选择了经济。
选择经济学,当然就要上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
于是江寒来到了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仲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