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石姝瑶当做无知妇孺,石姝瑶的每个建议他都会仔细斟酌。若觉得有道理便采纳,若觉得不妥当,他会仔细给石姝瑶分析原因,带领着她成长。
尽管她肚子里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可这里毕竟不是她熟悉的时代,有些思路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清。
就像这次,
“若我没记错,当年戴梓是被发配宁古塔的,那地方气候寒冷几乎寸草不生,而且都十年过去了,怕是……”
以戴梓的小身板怕是早就成了一抷黄土。
石姝瑶道:“万一呢?”她记得历史上的戴梓似乎活过了康熙年,最后还被平反了。
那这个时空的戴梓说不得人也活着。
如今还不到康熙四十年,距离康熙的大限还有二十多年,如果能早一些给戴梓平反,他也许能改变晚景凄凉的命运。
说不得还能给大清培养出几位厉害的武器专家。
西洋诸国在发展,大清不能固步自封,很有必要提前做些部署。
胤礽仔细想了想,“一会儿我去乾清宫的时候探探皇阿玛的口风看看。”
太子妃说的对,他也觉得洋人这回来目的不纯,那些火器他也看过,确实比大清现有的厉害许多。
说实在的,这让他有些不安。总觉得对方像是一群饿狼盯着他们。
如果戴梓能回来,继续帮助大清制造武器,饿狼必定胆怯,他也能心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