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破旧一看就是贫寒出身,因着出身他受尽不少白眼。徐家(徐翰林家)敢顶替他的名额,也是因为他的出身。
江南都如此,京城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也是看中出身。
早前他曾听闻太子孤高傲慢,很不好相处,撞上太子之时内心十分忐忑。若非他心中实在不甘,加上徐家的人一直在找他,他也不会莽撞的冲出来。
冲出来的那一刻他内心是忐忑的,更甚至抱着必死的决心。
倘若太子包庇巡抚,他就嚷嚷出来,让世人看看太子的德行。大清江山交给这样的储君可还行?
太子之前对他态度和蔼,他能理解。毕竟人都会装,要做脸给百姓看。
这会儿没人了,太子仍旧如此,王世昌惊讶不已。
或许,或许他真能沉冤得雪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他激动不已,激动过后又苦笑起来。“回太子殿下,草民除了自己拿不出别的证据。”
徐家做事情谨慎着呢,他们既然敢调换名额,早就想好了对策。
王世昌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得知自己被调换的事情。
三年前秋闱放榜,发现自己不在榜上,王世昌很是不解。明明,明明夫子说以他的才能绝对会榜上有名啊。而且那些题目他都是有把握的,即便排名不会太靠前也不应该上不去榜。
更甚至,同一所书院出来的,那些平时成绩不如他的都榜上有名,偏偏只有他落了榜。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王世昌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家里供养他读书不容易,就盼望着他能金榜题名呢。走的时候他可是信誓旦旦保证过的,如今出现这个结果,他怎么有脸回家?
犹豫良久,他决定去找主考官问问情况。他不相信自己上不去榜。
不知该说他运气好还是怎样,刚走到主考官的府邸便碰上徐翰林与之有说有笑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