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倭寇。
晏珣给张居正写信,解释只给徐璠二十份船引的原因。
要关照徐家,也不能破坏规矩,请张阁老体谅。
给京城送信的同时,他收到两封京城的来信。
一封是老爹写的,一封是太子写的,通过官方驿传同时送来。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先看谁的?
爹的信肯定是国家大事加上家事,看完之后要思考太多,还是先看小钧钧的吧!
晏珣找到理由,带着蜜汁和蔼的笑容打开朱翊钧的信。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在已经过去半生。
晏珣猜测朱翊钧是不是长高长胖了?
那个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会不会不习惯?
“珣珣,你不在的日子,我过得好苦啊!”朱翊钧一上来就是诉苦。
没有人想方设法带着他翘课摸鱼,他现在是全京城最苦的小孩子,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他被老师们盯着,习字描红、读史书写文章、还有各种礼仪,每天都是做不完的功课。
张四维似乎在暗暗跟晏珣比较,发誓要做比晏珣更合格的老师。
“张阁老召集东宫的老师们,让他们对我严格要求。我去找父皇和母妃,他们说老师们是为我好。”
“珣珣,我每天晚上看到月亮就想到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珣一字一句的读着,朱翊钧的小包子脸在眼前浮现。
他笑着摇头:“小家伙肯定是夸大其词。我跟皇帝沟通过,要劳逸结合。皇家科学院建成,让钧钧去学数学、化学、地理……”
噫?!
难道小钧钧有做不完的功课,罪魁祸首是我?
想一想,皇帝听从了晏珣的建议,给朱翊钧加了新的功课;张居正那边又不减旧的功课,朱翊钧能不累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