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承认这是真的,就是不承认皇帝是“明君”。
将真经跟明君捆绑起来,皇帝亲自认证。
“蓝道行,你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皇帝赞道。
蓝道行满口谦虚,微妙地看向晏鹤年……
陛下啊!这种事真不是我干的!日后你若发现疑点,别找我算账啊!
瞧瞧!
那边那个衣冠楚楚的,才是把《太平广记》神仙幻术融会贯通的活神仙。
晏鹤年淡淡笑着,做好事不留名,请叫我……
皇帝心里明白,今日种种跟晏鹤年脱不了关系。
就连那双玉石筷子,恐怕都是晏鹤年寻到的。
蓝道行有哪些本事,他比旁人更清楚。
锦衣卫和东厂探子也不是浪得虚名。
但出于保护晏鹤年的原因,皇帝不欲让太多人知道鹤卿的神仙手段。
这一场把科学摁在地上摩擦的幻术,如果晏珣在此都得三观重塑,何况早已入道的皇帝。
皇帝深受震撼、心情激荡,要一个人慢慢回味体会,让其他人告退。
袁炜等文官边走边斟酌青词用语,全都恍恍惚惚……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神仙显圣。
写给神仙的文章要比往日更慎重、更华丽!
道童从云端飞走?
张三丰从画像中消失?
血经化作声音,似道德金光无形降世?
袁炜赞叹:“往日我听说过‘绳技’,只当是江湖把戏。今日见到神仙索,才知昔日孤陋寡闻。”
晏鹤年也说:“唯有如此神乎其神,才可称神仙索,蓝道长真了不得。”
蓝道行:……你不要再夸我!再夸我以为真是我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