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怎么李平安没有给我写信?没良心的小子。”汪德渊忿忿不平。
李开先说:“平安提前到扬州准备府试,求到府学安教授那里,请安教授指点。我进京不用经过扬州,他不知道。”
听了李开先的话,汪德渊的心情多云转晴,又惦记汪平安能不能过府试。
他这个人啊,就是这么爱操心~~
且不说次日李开先和几个得意弟子重逢,是多么的激动欣喜,先说说殿试阅卷大事。
殿试阅卷在紫禁城的东阁进行。
所有流程必须在两日内完成,两日之后公布天下,可真是全城的盛事。
对于众考生和赌坊的东家来说,这短短两日度日如年,焦灼得嘴巴都起泡。
时间这么紧迫,当然不可能由皇帝一一阅卷,嘉靖朝的惯例是由首辅将卷子分配给一众阅卷官,先进行初步评选。
内阁众臣担任过往届殿试阅卷官,对这一套流程熟门熟路,分到考卷后就对文章进行圈点评判。
评卷工作有四个流程。
第一关,阅卷官一目十行看过去,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直接压到最后。
第二关,就是阅卷官详细品读。
从殿试出来的人才,将来说不定会入阁,或者到六部任职。
为了照顾各部,阅卷官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抽调。
如此,这些部门的主官也能提前知道哪些人适合自己部门。
第三关,经过阅卷官审阅的卷子,送到阁老处进行预排名。
严嵩年纪太大,由小阁老严世蕃从旁辅助,预排名也由他决定。
第四关,才是把卷子送上去,由皇帝进行最终排名。
有时候,皇帝忙于修仙就象征性地应付一下,不会认真排名。
殿试三年一回,对考生来说关乎前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