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 第105章 父子俩的院试

第105章 父子俩的院试(1 / 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熊熊的烈日,敢于正视严酷的挑战!

想想和自己同样坐“阳光号”的考生、想想小珣坐在凉爽通风的大堂,晏鹤年心里舒服了。

只要儿子好,他受点苦算什么!

院试分正试和覆试,以第一场正试成绩为主。

考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一道,都是做八股文。

四书是“首艺”,每个考生都要考;

从院试开始,五经题是“五经”各出一道题,由考生选考。

明代科举,考生在《易》、《书》、《诗》、《礼记》、《春秋》五经中选一科为“本经”。

院试、乡试、会试,除了有案首,每一经的第一名称为“经魁”。

地区和家族,会有本经专精的情况。

如成化年间,松江地区“诸生习《诗》者十之七,习《易》习《书》者十之三,习《春秋》、《礼经》者百不得一。”

晏珣了解到,上一科会试,选考《诗经》者一百零六人;《易经》八十九人……

最少的《礼记》,十九人。

家里几代读书人的,通常都是父子相承,如高邮汪氏,本经就是最少人考的《礼记》!

晏鹤年的本经是《易》,晏珣却选了《礼记》。

说出去谁信啊!

秘戏图高手兰陵喵喵声,竟然是治《礼记》的!

这不是跟汪三老爷一样,斯文败类吗?

话说,考《礼记》的人少,竞争却不会小。

因为,朝廷出于保护各经等原因,类似南北榜,各经有录取人数比例。

也就是说,选考人少,录取的人也少。

南直隶这边,因为有几个大族治《礼记》,选这一科的考生,又比其他地方多。

总之,选哪一科都不能降低难度。

对于晏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