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曾维平再望着路北方。
“对!我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架桥。”深呼吸了口气,路北方接着道:“其实这件事情,我已经跟陶大军书记吵了好几架了。我认为一个地方发展不起来,交通区位优势落后是主要原因。交通不便,地方的发展没有了机遇,人们的出行不便,搞得到处戾气横气,怨声载道。”
曾维平看着路北方那执着坚毅的目光,知道这是有情怀有想法的年轻人,他叫声好,然后道:“北方,你有这种想法,很好。在这点上,我们肯定支持你。”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曾维平还问了路北方几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问他想要什么样的人到临河去给他当手下?
对于这个问题,曾维平真是出于爱护路北方而问的。他想的,就是路北方从镇里也好,从县城的哪单位挑个人上到临河镇,以方便他开展工作。换句文雅的话说,就是让他在临河培植自己势利,以让他自己的工作更易开展。
路北方几乎没加考虑,就说出了陈文栋的名字。
陈文栋是谁?
曾维平还真是记不想来。
路北方望着曾维平,给他介绍道:“曾书记,陈文栋现在政府办工作,他是江南大学的研究生,又是绿谷县引进的人才。主要的,他在大城市学习工作过,很多思想理论,具有前瞻性,这是咱们小城的干部所不具有的!你问我想让谁到临河工作,我觉得他就不错!甚至,他到临河当镇长,我都乐意在那干!”
路北方在此时,其实并不是一时冲动,对曾维平说这话。从心底来说,他在与陈文栋接触的过程中,就发现,这家伙,有实力,有才华,学识渊博。但是,因为他是外地人,他在绿谷,既无家族人情关系,也无乡党亲友可攀,再加之文人的一惯孤傲,他被冷落在政府办,无人用他,没有人给他施展的空间,以至于他来绿谷几年寂寂无名,被冷落在政府办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