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 第五百三十一章 夏税

第五百三十一章 夏税(9 / 11)

正月终,相应粮官、吏典、分催里长,各负责任,杖刑至流放不等,明确截止日期,以避免税收长期滞留于收税人员手中,形成放贷或借此敲诈黎庶。”

实际上,姜星火的思路就是,加多少的税都没用,真想要收钱,关键在于解决“中间商赚差价”的问题。

不然就成了朝廷多收税,百姓多缴税,结果到朝廷手里的税收不增反减,差价全喂饱中间商了。

这个问题姜星火一开始想的时候,就感觉挺好玩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明代末期的时候,国库的钱都是明宅宗(明摆宗?)万历皇帝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结果明匠宗大手大脚倒是没遭罪,到了明吊宗的时候,就傻眼了。

内有流寇,外有后金,到了北京城破的前夕,求着皇亲国戚们出点钱,各个都哭穷,这些皇亲国戚、文官和大商贾,在大明危难的时候不管不顾地抛弃了大明,眼睁睁看着朝廷陷入困窘,后来李自成进京,从他们身上可没少拷打出银子,而等到后金入关,新君即位之后,他们又厚颜无耻地跑来讨要赏赐,并索要爵禄。

这个例子其实就能看出来,所谓皇帝也不是万能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就是这么特殊,皇帝只要涉及到某些核心利益,哪怕是皇权,都很难改变整个社会的运作模式,比如财政。

如果姜星火想改变大明的财政格局,首先需要清洗掉那帮贪婪成性、只顾捞钱的基层官吏胥吏,然后才能慢慢扭转整个社会的面貌。

所以,税卒卫下乡当然会带来很多腥风血雨,但从根本上来看,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而且今年江南的夏税马上就要开始征收了,夏税虽然没有秋税规模那么大,但也是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这是现在马上就能见到改革成效的地方。

众人传阅以后,倒是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

姜星火草拟的方案,都是针对税收中饱私囊的实际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