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荣国公的排名如何?”
金幼孜想了一番后,道:“启奏陛下,臣觉得,杨相为会元或许可以,但为状元却未必适合。”
朱棣挑眉道:“喔,此话怎讲?”
“陛下应该注意到,杨相与主考官杨士奇,是有亲戚关系的,虽然举贤不避亲,但点杨相当状元,难免群情纷纷。”
金幼孜说到这儿,停顿片刻后才继续道:“若是将杨相放到二甲,争议就会少很多。”
朱棣点了点头,金幼孜说得确实有道理。
他皱了皱眉头,喃喃道:“若是如此,这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又该如何评判呢?”
“第一名.”
金幼孜思忖片刻后,道:“该给曾棨的,曾棨是周述、周孟简的老师,国朝没有越过老师给弟子第一名的道理,同样也没有让弟弟排在哥哥头上的道理。”
“那就是说,周述该排在周孟简前面。”
朱棣若有所思,这样排,确实很符合传统的道德观念。
尊师道,重孝悌。
但自从看了太学之会的会议记录以后,内心的某个野兽,就在朱棣的心中觉醒了。
没几天,会试的结果出来以后,殿试的结果也出来了。
众进士齐聚皇宫。
殿试结束后,很快,一份圣旨便拟好了。
胡广捧着圣旨走到了殿外,朗声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辞足以达意,学足以明理,兄弟齐名,古今罕比,擢尔第一,勉其未至。罔俾二苏,专美于世,钦哉.”
永乐二年甲申科一甲状元,周孟简;榜眼,周述;探花,宋子环。
二甲第一名,曾棨;第二名,杨相。
显然,朱棣这份谁都没猜对的名单,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
圣旨宣布完毕,众人纷纷起立致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