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显然,这个疑问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这几个月来,他们都知道吏部在忙着推进考成法,可却保密程度很高,最终名单一直没公布,而这考成法到底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真的又打雷又下雨,很不好说。
现在,他们急需知晓朱高炽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这会影响到他们后续的工作。
朱高炽沉吟片刻,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你们可以多请教国师。”
提问的杨溥闻言,脸色微沉。
其余的内阁成员,包括胡广在内,则是低头不语。
朱高炽的态度有些微妙,不知道是不信任在场的胡广,还是有什么其他顾虑在内,但是显然在这个时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朝廷局势,所以朱高炽若是想要暂避风头,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
“那我们以后便依着内阁正常的章程来做?殿下以为,这样做合适吗?”半响之后,杨士奇才抬起头,缓缓问道。
众人纷纷看向朱高炽,显然是都想知道朱高炽的态度。
这句话翻译过来很简单,无非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朱高炽露出笑容,说道:“合该如此,就依照诸位的意思,正常办事就是了。”
自己在低谷的时候,这些心腹还能坚定地支持自己,毫无疑问,让朱高炽感到很欣慰,而这一切,都是他在过往所令人折服的魅力带来的。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朱高炽的这种魅力,也是他能当了二十年太子却始终屹立不倒,甚至最后登上皇位的原因有太多出类拔萃的文官,心甘情愿地替他挡枪了。
就比如杨溥,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他就是因为立储之争旗帜鲜明地站在朱高炽这边,然后在一次事件中当做了替罪羊被关进诏狱,而杨溥在狱中仍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十年之间,将经书史籍通读数遍,直到朱高炽即位,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