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年老成,像是个可以培养成亲善大明的人。
如果李景隆知道前一天足利义持还是铁杆的反明派,虽然只是为了反对他爹而反对,但恐怕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他只会直呼“姜郎说得对”。
只要砸钱到位,确实国王都得喊万岁。
李景隆此时扮演着的角色,却是大明大皇帝,因此他无法回礼,只能冲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微微点头。
而仅仅是这一个点头,就让足利义持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坐在主位的后小松天皇疑惑地看了看幕府将军。
奇怪,平常肝火旺盛的足利义持,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耐性了?
按理说,他不是最为反对他爹足利义满对大明恭顺的恭顺吗?
这时候足利义持就算不亲自拔刀,也应该表示强硬态度以获取政治资本啊。
让表忠心的武士,一点事情都没做就回去,是几个意思?
被小插曲打断的李景隆咽了口唾沫。
李景隆虽然不太清楚自己接着念下去,还会发生什么。
但他只有硬头皮念下去一条路可走。
“呜呼!钦若昊天,王道之常,抚顺伐逆,古今彝宪。
况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
蠢尔倭夷,出没海滨为寇,扰我子民,岂非自取灭亡噫?”
这段也很好理解,华夏遵循上天的旨意,安抚跟我走的,讨伐跟我对着干的,古今都是如此,更何况朕拥有这么广大的疆土,天下人都是朕的赤子,你们倭寇在海边当强盗,骚扰大明子民,难道不是自取灭亡吗?
这句话属实是有点打脸了。
“八嘎!”
又一名年纪较轻的武士愤怒地走了出来,来到李景隆二十步的眼前。
还没等他做什么。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