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挨个地窝子喊话,谁愿意跟他回村里一趟,挨家安顿,老人娃儿们不要出去乱跑,大坪村秦老板给咱村里送米面送清油煤炭。
“秦老板就是咱财神爷,咱供的没错吧?我孙女都敢坐秦老板的小车,都听清楚了,大家安安稳稳干活,铺好这个水库,等蓄满水,咱全村人搬来当大坪村里人。”
张春一肚子火:“川子你听听,这老家伙嘴里瞎吆喝什么?”
“不管他,春叔,回村里算账。”
张春和秦川回到了村委房子里,具体商量这事儿。
“每家一百斤白面一百斤大米,每家一百斤清油,棉布棉花,煤炭,川子,算下来得两千块,他们八十户人家,一家子摊三十块。”
“才三十块?”秦川眼神里惊喜。
“川子,你以为钱不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大笔开支。”
“他们就是有这笔钱也不知道从哪儿买白面买大米。”秦川呵呵笑。
“川,白面咱村里自己就能解决,可咱也不知道从哪儿买大米,一千斤大呢,只能去城里粮店调运,没粮票有点麻烦。”
张春说的有道理,一千斤白面,大坪人自家的口粮拿出来一部分,一天就能磨出来,大坪村按了自己的新磨机,磨面粉又白又细。
可大米只能去城里粮店买。
煤炭去煤矿厂子里拉就行了。
秦川抓起张春身后座机,嚓嚓嚓拨过去。
“艳姐,检查了没?什么时候生?才五个月半?咋这么慢,不是不是,你能给我搞最少一千斤大米不?就今天明天让保中拉上来,好好,就知道艳姐有本事,还有啊,搞八十桶菜籽油有问题没?那算了,先拉大米,挂了啊。”
一个电话搞定的事儿。
“春叔,艳姐说今天不行,要明天才能准备好,县供销社调运市里粮库的大米,别说一千斤,五千斤都能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