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人往往总会觉得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绝非芸芸众生的一员。
甚至很多大学生都有一种错觉。
念书的时候,抱着那种我离开了大学能够改变世界的想法。
不过时间长了,这种念头渐渐就淡了。
毕竟,一个月拿着三五千的工资是真的很难改变世界。
温饱都快要解决不了了,也没时间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所以这时候茶余饭后,吹牛逼的谈资就变成了这个该死的逼世界,有什么资格让老子改变他。
毁灭吧,累了……
其实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是。
大部分尖子生的想法都是,往年的学长尖子生考出来的成绩是他们考出来的成绩,凭什么作为参考我实力的标准否定我?
人在这时候就容易好高骛远。
不过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句话有时候还真不是没有道理的。
别忘了,往年的学长那也基本是同一批老师带出来的。
你觉得自己水平比往年的学长学姐牛逼,有没有可能,这他妈都是同一个老师带出来的,老师吃不透你们的心思,但绝对清楚你们的水准。
就算是不清楚你们的水准,难不成能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吗?
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他心里能不清楚你们的水平究竟几何吗?
这大概就跟当妈的常说的一句话雷同……
孩子是我生的,啥尿性我能不清楚吗?
况且就算是换了一批老师,其实结果也大差不差啊……
有实力把尖子生成绩再拔高一截子,碾压往届学长让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老师,根本不会来到这个学校。
换言之,更牛逼的老师就不会成为你们的老师。
所以能够成为你们老师的那批人,他本身的实力极限,也就是把学生教到这种高度。
咳咳……
虽然这个底层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