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品的直接竞争,若非华联商品远道而来、成本较高,小皮特有理由相信带英竞争不过华联。
然而随着华联在美洲的总督区的发展和繁荣,以及珍珠大运河的开凿进度,欧洲资本市场普遍认为华联将会取得极大的成本优势。
越来越多带英本土的资本家为了寻求出路选择改行,或者选择与华联合资办设企业,引入华联的投资和设备技术,以维持自己的利益。
这进一步增强了华联对带英经济的影响力。
伴随着带英在印度殖民的危机,带英的又一大殖民市场面临极大的危险,这促使带英内部的强硬派支持小皮特政府往印度运输更多的军队,派遣更多的军舰,以稳定印度的利益。
美洲殖民地已经失去很多,眼下除了非洲,最要紧的就是南亚次大陆的殖民地,要是失去了那重要的殖民地,带英的经济会再遭重创,难以维系。
尽管马雷克派势力试图阻挠这种行动,认为这种行动将增加与华联发生摩擦的可能性,但是在国王又一次拖着病体勉强出席议会之后,作为小皮特政府的最后一搏,出兵的议案得到了微弱多数的支持而通过。
兰芳二十七年年初,带英组织了一百二十多艘军舰、运输舰,承载一万名正规军士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出发前往印度。
这一议案得到通过之后,陆航拜见了小皮特,提出带英这样的行动将威胁华联在印度的利益,也会影响两国的双边交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希望小皮特能够重新考虑。
但是小皮特已经没有退路,他回绝了陆航的要求,坚持这一决定,派遣了规模庞大的远征力量,于兰芳二十七年下半年抵达了印度。
这支庞大军事力量的抵达初步稳定了印度总督区的混乱局势,使得印度总督府重新得到了威慑地方的力量。
理查德·韦尔斯利欣喜若狂,立刻重新组织军队,准备发动再一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