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兰芳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结局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结局(11 / 19)

议和,暂停纷争,来争取稳定国内局面的时间。

最后华联和带英双方在里斯本举行会谈,最后以华联“退让”一步,放弃索取战争赔款为结果,结束了这场军事纷争。

带英不用付出什么军事赔款,但是却失去了整个印度和亚洲的殖民事业,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几乎无法挽回的恐怖打击。

更兼同一年珍珠大运河的全面开通,使得华联从此以后的商业、军事运输都不需要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而可以直接从红海抵达地中海进而抵达欧洲,大大缩减了运输航程。

商船前往欧洲更加便利,意味着华联的商品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在欧洲倾销。

军舰前往欧洲也更加便利,意味着华联的军事力量可以更加便利的投放到欧洲,形成更加强力的威慑。

此后,直到兰芳三十年,华联的纺织产业成功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质量击溃了带英摇摇欲坠的纺织产业,实现了对带英的全面倾销,带英本土也沦为了华联商品的倾销地。

带英的支柱产业崩盘,国内经济一落千丈,大量商人、权贵破产,仅剩下与华联关系紧密的亲华派成员得以保全自身。

在此潮流推动之下,赵学宁成功推动了带英驻华联使节马雷克返回伦敦接任福克斯成为首相的政治行动,然而此时此刻的马雷克已经完全成为华联政府的傀儡,没有了自主的可能。

福克斯政府的下台意味着带英国内的亲华派的全面上位,马雷克作为带英亲华派的领头羊、代言人,成为带英新一任首相。

他上任后大力推动绥靖政策,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主动采取了诸如裁军、出售国有产业、矿产、土地等等方式获取资金,当然,主要买家基本上都是华联方面的人物。

他的一系列绥靖主义政策成功缓解了经济危机,大大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也在华联的经济扶持下稳定了国内的就业环境,而代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