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手里,在世家手里,而且,这个时期的唐朝是没有盐铁税的,至于商税也不高,甚至由于战乱,现在大唐究竟有多少人口都是未知数,世家藏起来了财富,躲避战乱的老百姓也藏起了财富,这就相当于“藏富于民”了。..?
刚刚经历战乱,李家又想与民生息,这也就造成了整个大唐初期,最穷的是朝廷,是皇家,而朝廷又是到处要用钱,自然而然,这财政就肯定要有些捉襟见肘了。
陆辰记得,这个时期,李渊是不给官员发放俸禄的,而是整出来一套独立于税收之外的自我经营财政体系。对于官僚,政府不进行发放俸禄,也不拨给办公经费,转而给这些官员一些公廨田和公廨钱,让官员用这些田地出租,自己再收税。让官员拿着这些钱去放高利贷,赚取利息,从中获取他们的俸禄。
这种方式看着似乎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后来证明无疑于“饮鸩止渴”,根据官员的爵位大小授予他们一部分永业田,这一部分的田地可以传给后代。
根据官员的职业,政府再授予一份职业田,这一份土地是让官员解决俸禄和办公经费的,官员离任之后,必须将这部分田地交给下一个官员。看似公廨田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不少的问题。
这些官员可都是读书人,从出租到收税,这其中的过程并不简单,再加上生产出来的粮食,如何运输,储藏和买卖,这些都是技术活,如果没有一点商业头脑,是很容易经营失败。
以至于很多官员没有俸禄,但是随着官员的增多,职业田就变得越来越多,占用百姓土地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不会停止,到最后老百姓手里没了地,吃不饱穿不暖,不就又开始造反了么!
不过现在这个方法却是能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陆辰虽然有心想要改变,但是这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改变的,上行下效,想要整个扭转过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