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尴尬处境。
当然,最重要的是谢奕在政治上的失意。
谢奕贵为司马,又是桓温的挚友,儿女亲家,不曾追随桓温入蜀,按理来说,留守后方之人,非谢奕莫属。
然而桓温却以庾亮、庾翼的旧部范汪为留事,加抚督梁州四郡诸军事,委以后方军政大权。
说到底,还是桓温不信任谢奕,他以谢奕为司马,更像是拉谢家为盟。
这让谢奕对二人之间的友谊也产生了怀疑,不由大失所望。
因此,今夜桓熙登门,谢奕并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桓熙知道其中原因,若不是为了商量婚事,他也不想来这里看人臭脸。
“岳翁...”
桓熙刚开口,就被谢奕打断:
“你与令姜尚未完婚,老夫不敢受此称呼。”
桓熙一怔,随即接话道:
“小子此来,正是想要请示谢公,希望能将令姜接来江陵,与之成亲。”
他如今年满十七,谢道韫也十六岁了,这個年纪结婚,刚好合适。
然而谢奕却摇头道:
“此事为时尚早,且过几年再说。”
桓熙看穿谢奕如今有了悔意,想将这桩婚事拖黄。
他能够理解谢奕心怀怨恨,但不肯放任他搅合了自己的婚事,桓熙不再与他商量,当即告辞,准备另想法子,绕过谢奕。
与谢奕不同,谢母的态度可要和善许多。
如今天下人谁不知道桓家父子权势滔天,谢奕为了自己的喜憎与桓家交恶。
将来谢道韫嫁入桓家,只怕会受父亲的连累,被公婆不喜,为丈夫所憎。
谢母将桓熙送出门,替谢奕致歉,桓熙又岂是不分是非之人,他反而宽慰道:
“岳母大人无需担心,小婿并非小肚鸡肠之辈,还请岳母替我转告谢公,我也定要娶令姜为妻,此志不容更改。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想总有一天,谢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