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身为天水太守的高长庆身在冀县东南的柔凶坞。
为夺回冀县,高长庆想出给粮召聚部落勇士参战的办法,颉伯贺就是被十石粟米的赏赐吸引来,后来跟着高长庆改变了命运。颉伯贺的家人还在祈山一带放牧,当年参战的部落勇士有的成为了雍军,但仍有不少人靠着放牧为生。
杨翼很想参战,数次向杨安玄提及都被拒绝。杨翼知道颉伯贺是天水郡人,与之商量偷偷前往天水郡找蒯恩参战。
颉伯贺暗自苦笑,这位翼郎君真是异想天开,他身旁不知有多少军情司的谍子在暗中保护,别说偷往天水郡,恐怕刚出襄阳城就会被雍公捉回来。
不过杨翼与他商量,是将他当成亲信人,颉伯贺当然不会傻到向杨安玄告密。
想了想,颉伯贺委婉地劝道:“翼郎君要为主公分忧,主公知晓肯定高兴。不过,翼郎君尚未成年,主公定然不放心郎君前往天水,至于翼郎君说偷逃之事,万万不可。一来瞒不过主公,二来主公知道定然不喜。”
杨翼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可是愚真想到西北看看父亲口中所说的大漠风光。”
颉伯贺腹诽不已,大漠风光,千里风沙,朔风刮得石头动,只有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文士才会喜欢。自家父母家人每日辛苦放牧,依旧衣食不保,哪有心观赏什么大漠风光。
“翼郎君,你为何不通过主母为你向主公说情?”颉伯贺建议道。
杨翼愁眉苦脸地摇头道:“娘亲若知道愚要前往天水打仗,肯定不肯。”
颉伯贺笑道:“总要试过才知道。”
晚间,阴慧珍把杨翼想前往天水参战的事向杨安玄提起,杨安玄看着一脸希翼的儿子,道:“刀箭无眼,战场上凶险莫测,不能儿戏。”
杨翼慨声道:“我弘农杨家自曾祖起便以武立身,祖母曾告诉孩儿祖父十四岁便戍守成固城与秦军作战,孩儿已快年满十六岁,理应为大人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