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平等人,道:“夏侯平、虞达等人,造谣生事、祸乱朝堂,不宜再留在京中。阮御史,且将你搜集的罪状给大王过目。”
御史中丞阮歆之硬着头皮出班,手捧着一本奏疏呈给司马德文。半个月前,阮歆之被召入宋公府见到刘裕,刘裕交给他一份详细记录着夏侯平等人不当言行的案牍,命他弹劾夏侯平等人。
阮歆之心知刘裕排除异己,但他因刘裕而得重用,不敢不从。刘裕今日上朝,事先已通知他准备好弹劾奏疏。
司马德文翻看了一下奏疏,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某日某时,夏侯平等人与谁说了什么话,多是对刘裕把持朝政、欺凌皇室、打压异己不满的言论。
轻叹一声,司马德文将奏疏放在一旁,没想到刘裕暗中对朝臣们进行监控,这上面详细记录着谈话内容,不用说是在场人所陈述。
这样一来,谁还敢对着旁人说刘裕的坏话,从此京中唯有刘裕一堂言。
“亲贤臣、远奸佞,像夏侯平、虞达这种挑拔是非的小人怎能立于朝堂之上。”刘裕冷声道:“放逐外任,让他们多识些民间疾苦再来高谈阔论。”
司马德文垂头不语,那些念到名字的人面如死灰,投机不成反误了前程。
刘裕起身道:“臣自生病以来,体力不如以前,请辞录尚书事、领军将军、荆州刺史之职。”
司马德文无精打彩地道:“宋公乃国之柱石,微恙既已痊愈,应该继续为国操劳,天下不可一日无宋公。”
三月八日,刘裕上疏,除太尉、录尚书事、中书监、扬州刺史等职不变外,奏请侍中孔靖担任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刘道怜转任荆州刺史,督荆、湘、益、宁四州军事;南益州刺史檀道济回转朱提郡;尚书左仆射刘柳升任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由左民尚书谢裕接任;度支尚书王裕之(后避刘裕讳,称字王敬弘)升任侍中,接替孔靖之职;中书令仍为袁湛。
刘穆之兼任吏部尚书,左民尚书之缺由赵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