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玄看了一眼王镇恶,心中陡然一惊,随着自己的势力逐渐扩大,麾下文武渐成派系,自己原本并未太在意,今日王镇恶看似无意的话,似乎暗示着什么。
心中念头电转,难道朱龄石有意暗害张锋,杨安玄微微摇头,应该还不至于,朱龄石知道自己与张锋的关系。
杨安玄眉头皱起,那么就可能是张锋坚决请战,朱龄石顾及他与自己的关系、不好拒绝才准许他出战。
自己与秦、魏的数次交战都占据上风,让麾下的兵马认为雍州军无敌于天下,这种心态固然有益于杀敌,但身为将领若是这种心态,必然产生轻敌思想。
杨安玄悚然而惊,离统一天下还早着呢,麾下便成了骄兵悍将了吗?把自己的话抛在脑后,现在还能镇住他们,发展下去如何驾驭?
看了一眼王镇恶,想起在竟陵时王镇恶拉拢周超、李强等人,想在军中培养自己的班底。麾下文武中自己最看重王镇恶,他的兄弟多人都安置在郡县,更有不少人送礼给他,通过他求官。比起其祖父王猛,王镇恶能力不差,但私心显然更重。
王镇恶暗指朱龄石纵容张锋,引发赵田对朱龄石的不满,麾下之间互相猜疑可是大忌。这场战斗失利,让自己看到了内部的隐患,麾下山头林立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自己麾下文武的成份复杂,有门阀子弟、有寒门士子也有普通庶民。
投靠自己的门阀士族不多,除了自家外,以太原王家声名最高。伐燕之战,自己为王慧龙请功,太原王家有不少子弟前来依附,太原王氏多数迁入兖州;曲阜孔家是自己的妻族,士林中享有清誉,对自己的助力很大;汝南袁家是母族,这些年自己不遗余力地扶持,袁家重回士族行列;王镇恶一家、朱龄石兄弟、胡藩、刘衷、鲁轨、傅弘之等人以及阴、岑、邓三家,平柏谷的裴、齐二家都结交于微末之时,这些家族的忠诚度很高。
至于汝南、陈留、鄢陵、南阳以及襄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