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杨安玄得意地一笑,云节纸让纸张的质量得到了提升,火药也将在不久的将来现世,印刷术自然也逃不过自己的“毒手”。
杨安玄在东林寺时因佛经想到雕版印刷术,这门技术的推广将大大地提高文化的传播速度,对儒学的推广意义重大,让普通百姓有机会接触到书籍从而改变命运,最终改变整个国家、时代的命运。
杨安玄能够想象出自家老丈人得知自己的想法后会怎样的欣喜若狂,这门必将留名青史的技术就交给大舅兄孔鲜去实施吧,孔鲜定然会竭尽全力。
士农工商,国之四民,杨安玄都十分重视,他深知要维系天下平稳发展,缺了谁都不行,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做出改变。
士代表着执政者,在这个知识被少数人掌握的年代,士人无疑掌握着国家发展的方向,在东晋门阀政治和九品中正选士制度,让普通人难有入仕的机会。
推行儒教,广建学庠,让普通人有机会识字,这是杨安玄的百年树人大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注定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入仕,但识字也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也终将决定一个国家的长远。
通过推广儒教,杨安玄已经让不少寒士踏入仕途,成为下层的官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士会形成阶层,从而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杨安玄不是没有想过以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但他现在只是雍兖刺史,影响力不出四州之地,真要改变取仕的途径定会遭受门阀的强烈反对。这种改变只能潜移默化,否则很容易自毁根基。
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农人所占的比重最大。民以食为天,农民保障了食物供给,成为国家的基础,这个规律便是千年以后也不会改变。
在现有的条件下,农人的生活太苦,一家辛勤劳作混不到衣食无忧,杨安玄致力于改变耕作的方式,提升耕作的质量,已初见成效。
让农人子弟进入学庠,是杨安玄的又一重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