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扬锋汉起 > 第三百六十一章必死之心

第三百六十一章必死之心(2 / 6)

京口为宜国封地,秦始皇东巡会稽至京岘山,望气者称有“王者气”。秦始皇发三千赭衣刑徒伐木削岭以败王气,命此地为丹徒。丹徒,穿红色囚服(赭衣)的刑徒之意也。三国时孙权迁都至此,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于是有了京口之称。

西晋年间,京口(今镇江)、晋陵(今常州)一带是贫瘠荒凉之地,少有人居住。永嘉南渡,北地流民开始聚居于此,高平郗氏便移居于此。

郗鉴德高望重,招抚流民,抵抗石勒等部,聚众至数万,逐渐在京口一带成为霸主。后平定王敦之乱,官封大司空,高平郗氏跃迁为上品门第。

郗鉴逝后,京口分别被蔡谟(郗鉴举荐)、褚裒(皇后禇蒜之之父)、荀羡(荀彧六世孙,晋元帝之女寻阳公主夫婿)、郗昙(郗鉴次子)、范汪(二月任十月为桓温所免为庶人)、庾希(外戚,晋明帝皇后庾文君之侄)、郗愔(郗鉴长子,郗昙之兄)、桓温、刁彝(尚书令刁协之子,刁逵之父)、王坦之、桓冲(桓温之弟)、王蕴(外戚,孝武定皇后王法慧之父)、谢玄、司马恬(谯王)、王恭、谢琰、司马元显(领徐州刺史,实际上是刘牢之镇守)、桓修,再到刘裕所镇守,京口一直以来被重臣、外戚所镇,足见其重要。

刘裕坐镇京口之后,征募兵马、加强城防、鼓励商贸、吸纳流民开垦荒地、轻徭薄役,经过两年时间,京口城呈现出勃勃生机。

深感北府军在将领、人数、装备、战力等各方面都大不如前,刘裕大力在北府军中选拔任用年轻将领,于京口、广陵、晋陵一带招募新兵、加紧训练,如今北府军已有八万兵马,除了京口两万人外,分别驻扎在广陵、下邳、彭城、山阴、晋陵等地。

刺史府东侧是监牢,长长的胡同常年不见太阳,两旁的监牢阴暗潮湿,抢粮的贼人便关押在此,足有七十多人挤在五间牢房中,拥挤不堪。

几名狱卒从外面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