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为主薄,处理文案事宜。
刘穆之住在城外,听到京口城内嘈杂声起,奔到路口观望形势。正好刘裕招揽他的信使来到,刘穆之思之再三,率家族追随刘裕讨桓。
刘简之素有才干,刘裕起事之前就想邀其加入,可是两度前往都遇刘简之招待宾客,无奈只得回返。刘简之见刘裕两度前来,发觉不对,命其弟刘虔之前往京口拜访刘裕。刘虔之赶到京口时,刘裕已经占据京口,刘简之闻报,宰杀家中耕牛募聚青壮,饱餐之后率领他们加入义军。
东海徐羡之,与刘裕是好友,得知刘裕起义军,前来投奔;刘怀肃,刘裕从母弟,任费县令,弃官来投;刘怀肃之弟刘怀慎亦来投奔;刘粹,刘毅族弟,素有才名,刘裕派人相邀,刘粹欣然来投。
刘裕知道抚军参军朱龄石以武勇著称,与桓修情如兄弟。桓修已死,刘裕命人厚葬,派人前去请朱龄石相助。
使者来到朱龄石住处,发现早已人去屋空,回报刘裕,刘裕以为朱龄石不满其杀桓修才弃官而逃,感叹几声亦不追寻。
长江之上,朱龄石站在船头望着京口方向愁眉不展,黄富上前道:“石郎君,船要开动了,请回舱中歇息吧。”
朱龄石叹道:“此一别,不知还能否再回京口。”
黄富充满信心地笑道:“我家主公英明神武,胸怀远略,心存仁德,定能平定四方,安定天下。”
此次奉命前来京口,黄富对杨安玄算无余策深为佩服,京口刘裕果如主公所料兴军讨桓。
得到消息之后,暗潜在京口丁全直奔朱龄石家中,他曾随孟龙符与朱龄石在一起喝过酒。丁全将刘裕是杀死桓修主使告诉朱龄石,邀朱龄石前往襄阳。
朱龄石原本以为是何无忌杀人与刘裕无关,待得知实情披甲上马要去斩杀刘裕报仇。广陵刘毅等人率军赶至,朱龄石知道已无能为力,只得同丁全前往码头。
丁全将朱龄石送上黄富的船,继续留在京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