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歌对这个惹事生非的侄子颇感头痛,笑着接口道:“久闻杨太守出口成章,随口一句‘一花独放不是春’便寓意深远,单句不成双,还请杨太守将另一句也赐下。”
话音刚落,荀伯子便高声道:“百家争鸣方为高。”
说罢,荀伯子高傲地昂起头,用眼角扫了一眼杨安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杨安玄又好气又好笑,这个荀伯子还真是高傲,居然劫自己的胡。
荀歌脸色一变,破家县令灭门太守,侄儿替荀家惹祸了。荀家虽是颖川望族,但家世渐败,远不及汉魏时期。
这位杨太守虽出身弘家杨家,但却是领兵打仗的将军,沙场上战败秦、魏等胡骑,手中性命数以十计,侄儿这是晕了头,居然胆敢挑衅于他。
岂不闻杨安玄在汝南任太守时,周家被他折腾得半死不活,自家现在远不及周家势力,此次来鄢陵本为讨好凑趣,侄儿不知好歹,若是得罪了杨太守,荀家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想到这里,荀歌忙站起身,躬身施礼道:“吾侄年少无知,还望太守恕罪。”
杨安玄怒容一闪而过,他苦心营造礼贤下士的形象,自不会因荀伯子的无礼放弃,佯笑道:“荀公过虑了。令侄所作‘百家争鸣方为高’立意高,对仗齐,实为佳作。愚敬你们叔侄一杯。”
荀歌松了一口气,瞪了一眼侄儿,道:“愚叔侄谢过杨太守大度。荀伯子,还不快举杯。”
杨安玄浅饮一口,放下杯淡然开口道:“不过说到‘一花独放不是春’,愚倒是想接上一句,万紫千红春满园。”
太守出马,自然换来赞声不断,何况杨安玄所说的下句比起荀伯子来确实要高出一筹。
截至今日,前来鄢陵温池的士子总数已经超过了五百,有的为增长学识,有的为谋一官半职,有的则想找一个机会……
能够坐入大厅喝酒饮宴的毕竟是少数,有不少寒门士子徘徊在大门之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