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扬锋汉起 > 第二百四十九章指点迷津

第二百四十九章指点迷津(2 / 6)

添绘记录,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

在五龙口住进苏家开的客栈,齐晖是老客,店掌柜十分热情,杨安玄问了问粟米的价格,每石二百钱,不过咸肉比晋国便宜。

五龙口是南北沟通的要道,果然不见了贼人,看着山间熙熙攘攘的车队、人流,杨安玄暗暗心惊,难怪魏国最终能统一北方,往来商旅彰帝显着帝国勃勃的生机。

五月二十八日,商队终于来到魏都平城。

天兴元年(398年)七月,魏皇拓跋珪迁都平城,建造宫城。平城分为宫城、外城和郭城三部分,宫城在北,南面为外城和郭城。

拓跋珪仿照洛阳和长安的建设,以太极殿为中心,修建了西宫、北宫、天文殿、中天殿、紫极殿、昭阳殿、云母堂、金华堂、太庙、玄武楼、凉风观以及西武库等建筑。

为解决平城的饮水问题,拓跋珪发役五万凿渠引武川水注入苑中,又挖掘出三条沟,流经宫城内外。

商队从广阳门进入平城,这些天齐晖发现杨安玄对地势十分感兴趣,主动介绍道:“平城方圆四十余里,仿照洛阳设十二城门。不过也有不同之处,魏皇在城外设鹿苑,专供狩猎之用。”

进入城中,杨安玄发现外城筑墙为坊,坊中开巷,建制仿佛唐时的长安城。

齐晖熟练地领着商队穿坊过巷,杨安玄发现这些坊巷大的有五六百户人家,小的也近百户,住着人家,井然有序。

坊间无市,除了小商贩挑担、挎篮叫卖外,坊间并没有商铺。商铺集中在东西两市,齐家商铺位于东市内。

齐家的顺义铺在平城是大商铺,杨安玄见铺门前停着数辆马车,进出的人不断,看来生意不错。

商队拐进侧巷中,早有伙计迎在那里,帮忙卸货。齐晖指着装彩瓷的几个木箱道:“这几箱东西放到仆的住处去,里面是瓷器,小心别磕了。”

前铺后宅,后宅有两进,二十多间房屋,齐晖将杨安玄安置到一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