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闹大,若万一捅到京城里去,他就无法收拾了。
徐恪听得心头不断冷笑,当时他就已猜测到,洪文堂之所以会害怕杨宅大火一案闹大,必是担心杨文庸在京中还有一个担任青衣卫***的堂兄弟,到时候,一旦那杨文渊追究下来,洪文堂这个五品知府怕也是不好应付,以青衣卫在大乾天下的赫赫威名而言,洪文堂心里定是想好了,能够不去招惹便尽量别去招惹。
只是,如此一来,昔日的杨宅大火一案,便也成了一桩悬案,而且,由于当时洪文堂手下的活做得「实在太好」,整个杭州城内竟也无几人知晓当年那场大火,徐恪也是直至今日,才知道他欲待报仇的杨家父子,其实早已魂归幽冥。
不知何时,屋外已下起了小雨,雨势虽不猛烈,但点点滴滴打落在屋顶房檐之上,让徐恪的内心忍不住更为烦乱。
徐恪靠在床头,不断思忖着杨家的那场大火,由杨家大火一案,他随即就想到了当年的王大爷与香梅。
屋外的小雨,缠绵不断,徐恪的内心,亦是愁绪茫茫。
他心中,反反复复,都是那一句话:
若此刻,王大爷与香梅尚活在人间,那该有多好啊!
徐恪记得那一晚,王大爷趁着酒兴与他直接开口,要把自己的女儿香梅许配给他为妻,只是,王大爷的条件,是要将他招赘入王家,将来等自己老了,要徐恪来给自己养老送终。
而当时的徐恪,就只是不停地吃菜,或是低着头不言语,对于王大爷所讲,只当没听见。
王大爷是个性子急的人,见他这般犹豫不言,还道他是不愿担「入赘」之名,于是把酒杯一摆,叹了一口气道,这样吧!不要你入赘王家了,也不要你什么彩礼,你把香梅直接娶进门就是!好在你那阙干巷的小房子离这里也不远,今后,你和香梅只要能时常来看看我这老头儿……我也就心满意足啦!
可是,就算王大爷如此殷切,徐恪还是不肯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