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听到了没有?”
“老奴知道了!”
高良士一直走到了偏殿之外,心里头还在暗骂徐恪道,就你事儿多!看你这气势,好像全天下的美酒,就你徐恪一个人懂!今日你口里灌进了几斤黄汤,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竟敢在皇宫大内,公然羞辱于我!也不知万岁爷到底看中你什么?明明宣你进宫是训诫你来着,怎地一听你说起了喝酒,就这般高兴,好像将原本为什么要召你进宫都忘了?
高良士想的没错,原本李重盛听罢晋王李祀的陈奏,虽没有当殿发怒,但心中还是颇有些不快,是以,皇帝打发魏王李缜回府歇息之后,便立时命高良士宣徐恪进宫,他要痛加训斥一番,好让这个徐恪懂得收敛,须知为官之道者,贵在谨慎耳!然此时,皇帝一听徐恪谈起了饮酒之道,顿时勾起了心中无限的意趣,这君臣两人一问一答,哪里有半点训诫之意,分明是皇帝在向臣子讨要饮酒心得。
在李重盛的内心,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看着徐恪在他面前大谈饮酒之道,他竟想起了自己少年时的光景。
皇帝依稀记得,自己少年时颇有些调皮贪玩,且喜好饮酒,于天下美酒,每每得之便欲畅饮至醉。可当时的先帝却对他约束甚严,听闻他喜好饮酒,便数度告诫他饮酒误事,自古为君者,切切不可贪杯也!故而李重盛登基之后,便牢记先帝教诲,于“美酒”“美色”一途,均刻意远离,一心勤于国事,每每夙夜忧劳,终于创下了七十年的“康元盛世”,然而皇帝到了暮年之时,忽而又思念起了少年时的光阴,对自己少年时那些放荡不羁、饮酒任侠的往事,竟开始心生向往……
这时,徐恪趁着酒兴,接着道:“其实,真正好喝的龙膏酒,还是要到桑国去喝。我今日在摘星楼中喝到的龙膏虽好,但比之于我昔日在京都城所饮的龙膏,尚差之甚远!”
“京都城?”李重盛看了看徐恪,疑惑道:
“你还去过桑国的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