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就是【三征高丽】。
大虞打算两头通吃,先灭了高丽,然后再击败杨广,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
至于作为倭国邻国的新罗和百济,完全可以和瀛洲的其他地区一样,先放一放再说。
反正,又不是非得走陆路从新罗和百济过境。
比起旱道,董璜其实更喜欢走水道。
大虞的计划是,直接跨海登陆走水道去刺穿高丽的爽点王险城!
跨海登陆或者说两栖登陆,其实并不是现代战争才有的模式。
历史上隋唐两代都这么干过,而且打的还都是高丽。
隋代隋炀帝初征高丽,大将来护儿就跨海登陆,一度打破了王险城郛郭。
郛郭即大城市的外城。
唐朝大将薛万彻从征高丽,入鸭绿水,大败高丽军队。
从某种程度上说,朝鲜半岛这块地儿与两栖登陆犯冲。
大虞的这个方略,其实也是历史上隋朝兵部尚书段文振提出来的方略。
段文振言:“辽东小丑,未服严刑……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心怀背叛,……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馀城自克……”
段文振口中的平壤,就是王险城,也是高丽的都城。
对于大虞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拿下王险城后,高丽直接投降。
不过,哪怕拿下了王险城之后,高丽仍不投降,那也不要紧。大虞完全可以凭借水军优势,截断辽水、鸭绿水,将高丽分割,并杜绝其向大隋投降的可能,从而趁着大隋还没有能力东征之前,吞并高丽。
之后,便可以取代高丽,以逸待劳,等待杨广的进攻。
击败了大隋的第一次东征,腾出手来之后再收拾瀛洲和新罗、百济也不迟。
至于大虞取代了高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