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李牧郁闷的是,王翦的应对很简单粗暴,就是靠着兵力优势,不停地发动进攻,拖住李牧和李牧军主力,将李牧死死盯住;同时派遣杨端和率军前往接应李瑶所部。
而杨端和所部,则装备了大量的战车,这些战车不是四匹马拉的战车,而是改造后可以拉粮草、装备的战车,战车在外,强弓硬弩在内的车阵,主打一个稳健。
这个车阵是王翦为了对付大虞骑兵,吸收了手下战争代行者的建议之后,鼓捣出来的,这次现在赵国身上施展一番。
在李牧被拖住手脚的情况下,赵军果然对车阵无可奈何,最终,杨端和部成功接应了李瑶所部。
双方几次交锋之后,虽然互有胜负,但这次李牧起码稳住了后方,再无后顾之忧。
最终,双方将战事稳定在了信都一线,沿滏阳河隔河对峙。
王翦的目的很明确,既然短时间内无法击溃李牧,那就先挡住李牧,把邯郸等膏腴之地拿下再说。
李牧当然识破了秦军的伎俩,面对王翦的阳谋,虽然多次派兵想要突破秦军的阻挡,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双方隔河激战正酣的时候,李牧的一支奇兵却突然出现在巨鹿。
原来,李牧再次故技重施,派兵从滏阳河下游渡河,迂回到巨鹿,想要从巨鹿防线救援邯郸。
然而,王翦却早有防备。
李牧也猜到了王翦可能会有防备,只是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邯郸之围恐怕解不了。
双方没有在巨鹿打起来。
李牧派兵入城,强化了巨鹿的防御,他知道,接下来想要转守为攻的话,巨鹿的位置将变得十分重要。
李牧意识到,赵军的问题不仅仅是士兵多寡,还有将领水平。
李牧麾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可以为他分担的将领,而秦国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却不下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