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持军事默契的齐国,再次与秦国合作,两面夹击,让赵国水军全军覆没。
赵国吃瘪,无疑符合齐秦两国的共同利益。
失去了水军,导致庞煖的主力被倾全国之兵的齐国和一支秦国偏师堵住,庞煖见势不妙,全军撤退到平原附近,但如此大军的粮食,却成了一个问题。
庞煖一时间很踌躇。
他明白,也就是秦国不想为齐国火中取栗,只想困住这一支赵国精兵,要不然,等待这支赵军的恐怕又是一场长平之战。
但现在的庞煖所部也很不好过,因为现在他们根本就过不了河,士气越来越低,粮草也坚持不了多久;而齐军人马却越聚越多,粮草后路无虞。
毫无疑问,庞煖已经自身难保了。
面对名声赫赫的蒙骜和击败了扈辄所部的李崇,赵王只能够匆忙命令各路兵马赶快来援,但这个求援信显然是到不了庞煖那里了——就算是到了,也无济于事了。
恰好这个时候,赵王又得到了另一个坏消息——秦将王翦帅军攻克太行山重要关隘轑阳(在今山西左权),出现在邯郸侧后方。
(参考图,轑阳等地的位置及邯郸周围地形城市)
邯郸城一日三惊。
赵王给了大将傅抵两万人马,让他守卫武安,防御王翦军;给了大将赵葱、颜聚十万人马守卫漳水,阻挡蒙骜军。但赵王所能够给出的兵力也只有这些了。
派出这些兵马之后,邯郸就只有八万人马了。赵王已经不敢多派兵了。
赵国朝堂,甚至出现了迁都的风声。
这可把李儒给急坏了。
李儒的打算是想让赵国和秦国死磕两败俱伤的,怎么一转眼邯郸就陷入危机了呢?
秦国都没跟李牧军团血拼一场,邯郸怎么可以丢!
一时间,邯郸城内抵抗意志最坚决的,竟然成了李儒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