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后,赵佶这边可就果决的多了。
宋军心惊胆战的仿照澶渊之盟旧例,礼送董璜军出境,从而为大宋挽回了最后一点儿颜面之后,宋徽宗便真如童贯猜测的那样,下令讨伐西夏。
朝中顿时议论纷纷,反对声如同爽翻了的大波浪,一浪高过一浪。
接连大败,人家都快打到首都了,你还有心思另开战线?
你就不怕你大军前脚在和西夏打着,后脚人家董璜就撕毁协议,再来偷袭?
伱就那么信任你的同道中人、便宜女婿啊?
很多大臣并不理解。
事实上,赵佶当然怕!
他甚至做好了事有不谐就传位给赵桓,让赵恒留守汴京,自己难逃到江宁避难,必要时与董璜划江而治的打算。
但就算是划江而治,有些事他也是必须要做的。
就像是这次的攻打西夏,看似无脑愚蠢的决定背后,却有着赵佶自己的逻辑。
赵高为什么会指鹿为马?
他真的傻到分不出是鹿还是马吗?
当然不是,他只是需要测试文武百官的服从性罢了。
权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君主了。
对于君主而言,听话的手下永远比有能力的手下来的重要。
对于背刺故主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赵家尤其如此。
老百姓眼中的忠臣、大臣眼中的忠臣和皇帝眼中的忠臣,是不一样的。
所以,所有反对赵佶出兵西夏的人,都被赵佶当做了不忠。
赵佶甚至冷落不肯全力支持他的蔡京,而让为了权力而与蔡京反目成仇的蔡京之子蔡攸上位,同时重用杨戬、谭稹等大宦官,就连最近表现乖巧的童贯,也被从冷板凳上拉了出来。
不过,童贯的复起,只是赵佶的另一个政治手腕罢了。
他需要童贯这个败军之将来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