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编码存在了差别,计算机识别的,正是这些人类看起来“微小”的差别。
那么问题来了。
将一张照片全部转换成0和1进行数字化储存后,想要将其重新在其他设备上转换成原本的样子该怎么办?
很简单,将转化的步骤进行固定,并将其整理成册,成为“格式”,预装到所有的设备。
如同二战时期的密码本,发送者按照密码本转换密码,得到密码的人再按照密码本逆向还原,这样就能基本保证信息的不失真。
至此,精彩纷呈的数码世界正式向世界呈现。
而就在人们信心满满在图像识别这一领域中狂奔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来了。
一张最简单的照片,像素至少也得2400万左右。
将其完全转化后的数据量并不算什么,按照一般计算机的速度,这点东西随随便便顺手就搞定了。
但这只是一张。
如果是一百张呢?一千张呢?一万张呢?甚至……数亿张呢?
这还不提发展到今天,已经多达数十种的图片和视频格式,并且这些格式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该如何处理?
所有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公司都在寻找路径,有的已经多达数十年。
有研究算法的,有研究编码的,甚至还有剑走偏锋,强行堆硬件,想通过分布式图形处理器来达到目的的。
投入很高,但收获……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了。
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有不可忽视的缺陷。
但今天,余同光觉得自己在这里看见了标准答案。
同光微微沉声问道:“你刚刚说你能识别百分之九十九的场景,我问你……”
余同光伸出大拇指、食指以及小拇指。
“这是几?”
周围,华能集团的人都一头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