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自然知道姐姐的药茶有多好了。
这一年来,不仅自己爷爷奶奶喝了,就是魏家的爷爷奶奶也喝了。
现在四个老人仿佛年轻了十岁,腿脚好、胃口好、声音亮。
“嗯嗯嗯,您放心,我会提醒他们的。”
次日,苏茵茵去帝都了,苏省长与杨玲会在大年二十九这天走。
孩子多,明年又是特殊的一年,李欣玥想过年回老家也不可能了。
李三姨说,孩子既然要来补课,她也就早点过来。
她来得还真早,腊月二十一就过来了,找大队支书请了二十天的假。
今年李家那边大队支书的儿子已调到a师来了,分在修理所,跟吴卫国学修车。
因为这事,支书对李家自然是特别的照应。
再说了,李家用现金买口粮,队上可没有任何人说闲话。
只要你有钱,也可以不上工。
李三姨一家子一到,李秀莲带着四个孩子、加上小兰一起去了李家新院。
这下,李家新院那边就热闹了。
看到这大包小包的粮食,李欣玥有点不知道说什么了。
“三姨,你拿粮食过来干什么啊?还能少了你们一口饭?”
李三姨眼一瞪:“这么多人要吃呢,难道都靠你们买议价粮?”
“行了,家里也没人,把粮放家里我还怕遭贼呢。”
为了免得请人看家,李三姨把家里的衣服被子什么的,全部放在了二婶家中。
几只鸡,她全部拎来了。
就是贼进门,也没东西偷。
家里人多,陈铭川特意带人上了一次山,又去了一次山塘。
天气冷,弄到的东西就没以往那么多。
可纵是如此,这些东西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丰盛。
把东西分给了最亲的人和最好的朋友,然后夫妻俩才回到李家新院。
陪着孩子们玩,直到吃了晚饭才回来,到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