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啊,臣若有私心,应当隐瞒矿产,私自开矿。有了这些金矿,臣招兵买马、从扶桑反攻京城,也未尝不可。”
“放肆!”皇帝又被施伦的直言不讳挑起了火气。
施伦诚挚地说:“陛下,您想想,我说的是不是实话?臣保证,让臣驻守库伦,这蒙古草原的金矿,会源源不断的运回京城。”
这方面的信用,施伦还是有的。
扶桑的银矿,他就按规矩运回朝廷,只按比例留下了地方官府的分成。
不过,银矿被原扶桑人开采了一两百年,他到了之后又大肆开采,已经不多了。
“你这是利诱。”皇帝识破了施伦的居心,“朝廷已不像过去那般穷了,这蒙古的金矿,不过是锦上添花。”
施伦:……嗯?嫌钱多?不久前还为了安南莫须有的金矿派人南下呢!陛下口不对心啊~~
“陛下,蒙古草原的金矿可不少,至少比虾夷多多了。况且,蒙古不仅有金矿,就臣查证,煤、铜、铁、磷储备都不少,这是天予我华夏,若不取之,难道还留给鞑靼、罗刹吗?”
施伦的语气充满了诱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诱之以利,就看皇帝怎么抉择了!
铜和铁是朝廷管制矿产,煤和磷,通过姜丰的科普,皇帝和朝廷也认识到其重要性。
甚至可以说,煤和磷可以换黄金,黄金却不一定能买得回来煤和磷。
如果施伦所说是真的,皇帝还真的不得不心动。
北方四镇没一个能打的,镇守塞北还得靠施伦才行。而交给施伦,总比交给外族要好,至少施伦能“保证”保质按量送回矿产……
但是,施伦可信吗?
他会不会拥兵自立、藩镇割据,到时候直接把塞北直至扶桑变成他的独立王国、甚至称帝?
对皇帝来说,信任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