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手里最重要的筹码就是民心和军队。
有这两样,已经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太后担心的是军队不可靠,只有姓施的军队才可靠。
可以想见,若是此次放弃北征调施家军回朝,将津港和京城尽交付于其手……那么来日,施家必取代南徐北岑,成为我朝第一大军权世家。
而这,却并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帝王之术,在于制衡。
任何一家独大,都可能尾大不掉。
况且,施太后所作所为,施家毫不知情?其实也未必。别看承恩公老实,也未必可靠啊!
皇帝还是更愿意相信京营节度使和津港总兵,这些都是他在位后提拔的。能在这种要地掌兵,自然是皇帝的心腹。
在看到戴家兄弟状纸的当日,皇帝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立即调京营兵马协防京城。同时,送了加急密旨给津港总兵,慎防海外来兵。
这海外来兵,防的既是外敌也是内贼。
世事难料……皇帝说是信任姜丰,到底还是做了一手准备。
皇帝暗做准备的同时,京中各处也暗潮涌动。不知多少匹快马往四方而去,多少只鸽子扑腾着翅膀高飞。
谁会是第一个发难的人?
…………
“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冼府,刚刚结束锦衣卫衙门三日游的冼海同如是说。
一直到大朝会,东缉事厂和锦衣卫都没能找到“物证”。现在大朝会已结束,人证物证都光明正大地揭露在人前,再把这些人关着也没用了。
于是,和大湾有关的官员、商家也陆续返回家。
冼府的管家还特意煮了柚子叶的水给冼海同沐浴,让他去一去晦气。
听了冼海同的话,管家低头道:“大小姐说了,京中的事务由您做主,您说不动咱就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