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恩公道:“不做?那怎么行?我们也要去告状,让官府把暗中散播流言的人抓起来!”
“抓人的事,陛下一定会办。”施平波沉声道,“倒是大朝会那日,戴家兄弟必会当廷陈案,伯祖父你一定要去上朝,当朝痛哭喊冤。也不必说别的,只回忆当年先衡川王的仁义恩德。”
先衡川王名声很好,薨逝的时候,地方监察上奏朝廷,列出“贤德二十四处”,是先帝的好皇叔。
或许先帝选今上做继任者,也有这位好皇叔的原因。
总而言之,朝廷不少老臣都记得先衡川王。既然先衡川王是出名的贤王,又怎么可能觊觎帝位?若说施太后瞒着他和其他藩王合谋,有些说不过去吧?
承恩公没什么主见,又知道施家最出息的人就是施伦。
现在施伦的儿子这么建议,想必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