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凛:“这百姓都到工厂做活,那田地岂不是荒废?”
姜丰正色道:“大湾的人,很多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有沿海省份的,也有南洋一带的。先来的那一批人开荒得地,后来外地富商、乡绅也有来买地的,土地便金贵了,后来的普通百姓都没有土地。这些百姓有的做佃农,有的进工厂。和做佃农相比,进工厂能有更多的收入。”
“至于土地……也不是所有人都进得了工厂,土地是不缺人耕种的。如今大湾人口多、经济发达,普通农民种桑养蚕、种瓜果捕鱼,这些经济作物都卖得起价钱,日子也过得颇为富足。”
萧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其实心里还是不太明白……
他所接受的教导是“国以农为本”,商人投机倒卖、不事生产、当苛以重税以抑制……
而在大湾所见所闻,似乎都和他一贯所学有偏差。
然而大湾商业、工业发达,百姓却并没有吃不上饭、反而比其他地方更富足,大湾每年上交朝廷的税赋也不比江南鱼米之乡少……
究竟谁对谁错呢?
小少年心中固有的观念开始出现崩塌……心中想着,多看看、多想想,也许就有答案了。
如今管着民用工业区的是姜丰的老相识胡大山,得知姜丰来视察,便带着属下迎了出来。
跟在姜丰身边几十年,胡大山也不是早年那个大大咧咧的“杀猪好汉”了,身材有些发福、穿着一身锦袍,一副富家翁的样子。
姜丰介绍说这是京中来的贵客岑公子,胡大山也不乱猜疑,带着下属客气地给萧璟行礼便走在前面带路,没有冼家主那样的热情。
他这样平静的态度倒让萧璟更舒服,也放松心情跟着众人一家家工厂的参观。
走进一家“昌盛缫丝厂”,大大的蒸汽缫丝机轰隆隆地运作,两边站着男女工人动作娴熟地工作,对来人没有任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