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往北美宣旨的有礼部的官员和大太监高金良,他们从津港出发先到了扶桑,再从扶桑换蒸汽轮船。
礼部的官员和高金良都是第一次出海,看到扶桑平整宽阔的深海军港和蒸汽轮船,都有种大涨见识的感觉。
护送他们的京营偏将介绍:“这是大湾研发出来的蒸汽轮船。如今大湾、岭南和扶桑的水师都装备上了,但数量不多。船是白水州船坊生产的,那是施伦发迹的地方,短了谁的也不会短了他的。”
高金良笑了笑:“施伦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最强大的还是大湾。听说大湾特种营远征北美,靠的就是这种船。”
偏将一愣,随即说道:“不错,确实是大湾最强。”
其实他心里觉得,打仗可不仅仅比谁的战船强。杨安打新约,水火之势都用得畅快淋漓,凡带过兵的人没有不服气的。
蒸汽轮船比传统的帆船快得多,只花了一个多月就从扶桑到了北美西部的金山城。
这金山港还没建好,在海岸停泊后,还是金山城的驻军派小船来迎接他们上岸。
驻守在金山城的是原虾夷的驻军,当年就是陈璋的手下,在虾夷开金矿的。如今顺理成章地来到北美西部开金矿。
所谓的“金山城”也并没有城的规模,不过是些简陋的房子、军营帐篷罢了。
驻军将领和护送的京营偏将交接,接下来的路程就由北美的驻军护送了。
驻军将领带着这些钦差们进城,笑道:“诸位大人远来辛苦,我们这里简陋,条件是不大好,万望谅解。陈总兵说将来这里是要建大城的,下次你们再来,就不是这样的了。”
来传旨的礼部郎中傅仲哲点点头,说道:“我们不过是路过,你们长期在此才是辛苦、责任重大。”
迎接的将士们听了这体贴的话都笑了,态度更加亲切。
那小太监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