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72章 教育儿子

第372章 教育儿子(3 / 4)

熊楚楚虽然知道丈夫是为儿子好,但还是心疼地说:“当初不是说他知难而退了,就安排他学别的?”

“因为我发现,他也不小了。”姜丰淡淡地说道,“得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有一点是姜丰不能对人说的,就是他希望培养一个姓姜的领兵之人。

手里有枪,心里不慌。势力越大,就越需要足够的军事势力。

钱勇虽好,独木难支,且高山族的士兵有限。若是姜殊能够成长起来,和他姐夫互为助力,其他势力想要动他们,就得掂量掂量了……

姜媛从西洋带回来的,自然不止台球。

沈之鹤等人进京向朝廷呈现的,只要大湾能用上的,姜丰都一一试验了起来。

朝廷各方利益复杂,想要推行什么新事物、新政策都困难重重,大湾倒不介意做一个试点。

比如说报纸,这种控制舆论的方法姜丰以前不是想不到,而是那时候大湾的百姓识字的少,都是文盲,看什么报纸?

现在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扫盲、普及基础教育,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识字的人了,也到了发行报纸的时机。

姜丰便令郑达组建了“大湾日报社”,这“大湾日报”四个大字还是状元郎唐昕大人亲笔所题。

大湾日报涵盖岛内外乃至南洋、西洋的政令、趣闻,一出来就受到了百姓的追捧。

如今是个娱乐匮乏的时代,歌舞活动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受,百姓的娱乐生活几乎为零。

但凡有街头卖艺或茶楼酒肆说书的,就能吸引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增加报纸的趣味性,吸引百姓购买、阅读,姜丰还让人在上面连载小说、话本。

这样一来,即使不识字的百姓,也可以听旁人读话本,听得津津有味。

这写话本,姜丰是最有经验的,他找到几个会写话本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