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才是大佬们都来了的原因吧。
在皇帝和阁老的心中,像大湾那样地方,即使是再能干的官员,想要治理得有模有样,至少也要十年。但是姜丰只用了三年,就让一个荒岛大变样,富裕得令人眼红。
这里头固然有血腥的原始积累,但这血腥是对外的,朝廷也是受益者。扶桑运回的一船船银子、虾夷的金子,令户部尚书走路都带风,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
但更重要的,还是姜丰的政策。开荒、收容流民的事已经解释了。
接下来就是招商修路、建城的问题。
有弹劾他强制商人修路的,有弹劾他不征调徭役,却让商贾雇人修路,耗费税银的……
姜丰沉着地答道:“我们招商修路确实是要花税银,但是商贾修路带来大量民夫,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种慢性收益是无法估算的。事实上,这两年大湾经济确实大幅好转了,只要去过大湾的人都有目共睹。”
有工部官员问道:“既然节省不了钱,为什么不直接征调民夫来修,要经过商贾呢?”
这不是有意让商人挣钱,顺便自己吃一笔回扣?
姜丰忽略了这个大人质疑的眼神,淡然道:“大湾平定才三年,百废待兴,要想树立百姓安居乐业的信心何其艰难?征调民夫耗费民力,谁去种田种地?”
崔阁老点了点头。
姜丰又接着说:“外来的民夫也是人口,他们在大湾安家就不会走了,正好填补了大湾的人口空缺。”
说的桩桩件件,全是利国利民的策略。
崔阁老拱手叹道:“姜大人一心为民,老夫佩服!”
自从在苍梧,姜丰舍己救人之后,崔阁老对他的印象就一直很好。
其他大臣见状,不管有没有想明白,也一齐对姜丰拱了拱手。
姜丰连忙回礼,说道:“大人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