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牙,果然如此!这是一笑。
但是他很诚心,有一年他留在我家中过年,他在自己房间里读过经之后,供上祖宗牌位,供上菩萨,拿出功过格,很紧张地看着,就跪着一面打自己耳光,一面骂该死!该死!我看是黑点比红点多的缘故。
我那时好奇,是从门缝偷看先生才看到的,这是确确实实的事。
《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我现在都还保存着。像这样修持,叫勤集善根。
善要下根啊!我们有时候也动了善念,动了善心,但是不入根。
刚要对人好一点,善事做了一点,忽然另一种刺激环境来了,就什么都不管了,恨起来比不行善的时候还要恨,这是善根没有成就,所以修道不会有成果的。
要“勤集善根”,这就是人们经常不大注意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那里头特别注重这东西,可惜你们只把它当作佛学的名词。
修道学佛,戒、定、慧,不能完成就是功德不能圆满,功德如何圆满呢?就要勤集善根,行善要种下根基,深深埋根下去才能成就。“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要了勤集善根以后才真正得到禅定。
有的经文本子把这两句圈点成上下句,等于一正一反。
所以我们修道打坐为什么不能到达禅定的境界呢?
因为善根的根基不深。
根基不深不能成长的,所以你们打坐做功夫有时候好、有时候坏,进一步退三步。
有时好个几天就不得了,穷人得宝,“抖”起来了,结果穷人抖起来进了精神病院,因为善根不深啊!
必须要勤集善根以后,才能真正得到禅定之乐,永远不散乱了。
实际上什么是禅定呢?
行善就是禅定。
禅定到了,必然念念行善。
所以看你有没有定力,只要看你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