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耕种煮饭,出来化缘应该心里行平等法,挨家挨户照次序乞食。
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为不受故,应受彼食。
不论人家布施什么都一样的吃,就算是布施的食物中有荤的,当初的戒律也不禁止。有本书叫做《金山活佛录》,写的是真人真事。当年在杭州有位师父,他不修边幅,从不洗脸,有次要传法给我,他坐在床上脏兮兮的帐子里,叫我进去,我硬着头皮掀开帐子把头凑进去,哪晓得帐子里却是一股清香味,兰花都没这么香。这事说给你们年轻人听都不相信。我当年找师父,凡是大名鼎鼎的就不碰,专找一些苦行有道的师父。
回过头来讲本经,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来的,肉啊、骨头、血液、神经等等凑合起来的。在没有成道之前,还是需要维持身体这个机器,因此要抟食,就是用手抓着吃。
修道有成的人不吃食物也不死,他靠识食,是精神的食粮;乃至有天食,就是有天人送食。我们庙里晚餐不是正餐,叫药石,就是把吃饭当作是用药,用来维持这个和合的肉身,所以不得不吃。
佛说我们有四种进食方式: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个吃饭的道理,我们留到本经后面,讲吃饭的那一段,再详细讨论。
至于什么是化缘的精神?或者说,什么是化缘的出发点呢?
学佛的人只有布施别人,不接受别人的布施,这是不受。但是即使比丘修到不用吃了,因为慈悲,还是出来化缘,是为众生种福田。
没有得道的人听了,可不要拿来做化缘的借口!有次一位比丘说,他本来不想化缘,为了给人一个布施的机会才来化缘。
我在旁边听到了,瞪了他一眼,本来还要送他一笔钱,也不送了。
因为他有傲慢心,还没有得道敢说这个话!过去许多高僧如虚云、太虚,守银钱戒,出家人不沾手银钱,怕起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