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落难情缘 > 844章 品《维摩诘经》(2)

844章 品《维摩诘经》(2)(3 / 8)

,要想学佛的人就要学这些大乘菩萨道。

菩萨的学问道德成就为众人所知、所景仰,因为“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具大智慧成就般若的解脱,不是迷信,更不是死板功夫,是如珠走盘,活活泼泼的。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才可以算学佛。

能说法像狮子吼,因为菩萨有了这样的成就,百兽妖邪听而脑裂。

“名闻十方”,就是名声远播。世人都求名和利,“名利本为浮世重,世间能有几人抛?”但名利往往难两全,得此失彼,这是世间法本来如此。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多少人求名,当今能记得几位宰相?求利的就更不用说了,你们能数得出几个历史上的富人?但是菩萨为何要名呢?这就要参了。这个名不是菩萨去追求得来的,而是多生累积福报来的,都是因果。大菩萨所以能名闻十方,是因为他们济世之心,勇猛到了近似于疯狂的程度,绝无畏苦推卸的心态,我们做得到吗?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你不去找他帮忙,他却自己献身于众生,更难的是能友而安之,我们连自己家人不彼此讨厌都很难了,不要说做到与朋友众生能够安然相处,不生厌恶之情。为什么我们会让人讨厌呢?因为自己心性修养的德行不够,所以要深切反省。如果心里的烦恼成天挂在脸上,怎能与人“友而安之”?所以读佛经一定要仔细,要用心,要反思,这才是真念经。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有如此修养的菩萨,才能挑起佛法僧三宝的重担,不使佛法断绝。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这一句文字易懂,但意义深刻。魔有四种:烦恼魔(欲魔)、身魔(五阴魔)、死魔、天魔,把这四种魔都降伏了,才是修道。人们以为打坐是修道,实际上不是在烦恼魔中,就是在身魔的各种感受中。禅宗祖师也曾说: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