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座历史丰碑。
《六祖坛经》在六祖度灭后,传颂于华夏.流布于世界。先传到高丽、日本等东亚地区,又传到了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各国。本世纪初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传到了欧洲与美洲的国家,成了佛教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再说六祖惠能圆寂后,十年时光悠然而过。当年的小希迁,已长成为一个相貌堂堂的青年比丘。
这天傍晚,一片黄叶从高高枝头飘然而下,落在了树下默然静坐的希迁头上。一只蝴蝶翩跹而来,摇摇摆摆栖息他的肩头。
左前方,站在供奉六祖肉身的木塔下的首座和尚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不禁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走了过来,关切地对寂然独坐的青年僧人说道:“希迁,你又在这里坐了一天了吧?是不是又没有吃饭?唉,师父六祖大师已经去世十年了,你这样整天枯坐着有什么用呢?”
两行清泪从希迁脸上潸然而下:“六祖圆寂之前,嘱咐我要好好寻思。我现在不过是秉承大师的遗训罢了。”
伴随着六祖惠能的圆寂,时年13岁的希迁的金色童年便悄然落下了帷幕。出家伊始,业师便溘然而逝,这不是幼年丧父,其悲怆,其凄凉,可想而知。因此,在失去了精神依怙之后,希迁一直在痛苦地彷徨、求索。每天总是这样默然独处静坐。一晌,一日,甚至连续几天,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只是这样默默思索着,思索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多年漫长岁月,就这样浸满了“寻思”的苦涩,小沙弥也在如云似雾的思绪中悄然长成青年比丘。
首座和尚说:“你总这样一个人苦苦思索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大师兄行思在江西吉州青原山开法,他的见地高拔时辈。要不,你就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