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融为一体,绝没有一丝的低沉伤感,更显得飘逸而豪放,充满了乐观之情。
冼亭耕牧
冼亭农务急忙然,牧竖歌声过耳喧。
万斛舟无牛背稳,五湖风有浪头颠。
父菑子穑亲田陇,妻插夫耕居后前。
直到西山衔日落,呼儿牵犊转家门。
作者泛舟于卢水河,悠然自得欣赏一河两岸风光,不知不觉,来到冼河大桥的南端,诗人被岸上田野的热闹场面所吸引而写下此诗。
冼亭位于新州筠城南二公里,往集成道路冼河大桥的南端。冼河是因隋代少数民族领导冼夫人来临而得名,茶亭设置年代悠久,亭内有历代文人墨客题留之楹联碑刻甚多,亭四周水道广袤十余里,俗呼“眼穴洞”,是邑内主要农作区,西面通往陇塘、十里村背荒山,为重要牧场。
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农家生活兴趣的诗。诗的前两句是大笔写景:在一个花开草长、万物齐发的春天,在冼亭一带的广袤田野上,只见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农事十分繁忙。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采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感情真挚。着意描绘了新江两岸优美自然的乡村田野风光,通过以一家大小忙碌在田野上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农家乐”之中悠然而自由的生活乐趣。并由此感于自己宦海浮沉,唱出了“万斛舟无牛背稳,五湖风有浪头颠”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