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王"。
金贵王死后,他的儿子"金贵王二世"继承皇位。
二世仅仅只坐了三年皇位,又遇上大旱,他带着一车金银外出逃荒,如果不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臣带了一袋炒面,恐怕早就死于异国他乡了。
父子两代的教训,使金贵王二世认识到金银财宝无用,并当即发誓只要自己大难不死,拼死也要改变先前那种只重金钱,不重物资的状况。
果然天随人愿,时隔不久,老天爷便下了一场透雨,难民们纷纷返回家乡。
二世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国名为"贱金",将城里的商人统统赶到乡下种粮食,将农村的商贩集中起来开河,挖渠,借以防洪治涝。
同时,下令各地挑塘、筑堰、蓄水抗旱,在大山中建粮仓以积谷防饥。
得力的措施带来了年年五谷丰登,岁岁六畜兴旺的好势头。深受金钱之害的"金贵王二世"趁此机会下了一道圣旨,废除了商业,废除了金钱,严禁农民贩运、经商,并改年号为贱金元年,号称贱金王一世。
从那时至今虽然换了十八代君王,那贱金钱、重物质的习俗反而越来越被推崇。
这种奇怪的习俗可苦坏了过往香客。
不知有多少香客连鞋袜都换完了,仍然不得回去。
妙庄王一行尽管带的东西多,也换掉了六匹马、两乘车外带所有的夹衣、棉衣和能换下来的单衣裤袍裙,总算走出了金国。
眼看就要到鱼篮国了,大家喜不自胜,妙庄王却下令停车。李车夫说:“再走三五里就到了,还是快走吧,再等几天,我们只好脱衣服换饭吃了。”
妙庄王说:"小心没大错,我们还是在这两不管的地方,多编点鱼篮再走为妙。"
妙庄王见大家很不理解地望着自己,又说:"那碎叶国视碎叶为宝,贱金国视黄金如粪土,这鱼篮国老百姓说不定喜欢鱼篮。我们何不做些鱼篮带上,万一没人要换饭吃也是好的,这叫